时间:2025-10-26 00:22:44
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金秋绘丰收丨昔日“皇粮”九台贡米端上百姓餐桌
央广网长春9月24日消息(记者舒震 张学龙)秋风拂沃野,稻浪庆丰收。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的田野间,一穗穗金黄的稻子被打成整齐的捆束,收割机穿梭其间,奏响了秋日的丰收序曲。
在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的试验稻田里,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徐长营正俯身查看稻穗成熟度。“很多人好奇不同水稻品种的差异,比如上位穗因为穗在叶上,直观上会让人觉得产量更高。”他解释道,“但通过科学实验对比,其实产量差异不大,主要是水稻株型的区别。”
品种选育是保障贡米品质的核心。徐长营介绍,地里展示筛选的44个水稻品种,主要是2022年至2024年期间审定的新品种,品种来源广泛覆盖科研单位与企业。“比如东稻812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吉稻香1号由吉林大学培育,臻福源528则出自金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我们以不拘一格的方式汇聚各类优质品种资源。”
对于选育标准,徐长营有着明确的排序:“产量永远是第一要素,必须保障基础产能。其次是抗倒伏性,熟知的稻花香品种因易倒伏可能减产20%到30%,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最后是口感,要延续九台贡米的优良食味。”
“九台贡米的传奇,得从康熙东巡说起。”九台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产业发展科科长魏滢哲翻开了历史的篇章。清代时东北被视为龙兴之地,康熙年间修筑柳条边加以保护,而九台的稻米早已进入皇家视野。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东巡至九台其塔木镇,瓜尔佳氏族族长进献了当地产的粳米。“那时的加工工具简陋,粳米像糙米又似碎米,却因香糯软滑让康熙赞不绝口,还即兴赋诗‘山连江城清水停,稻花香遍百里营。粗碗白饭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宁’。”魏滢哲说道。
这份认可让九台稻米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康熙四十五年,清政府特设五官屯专司皇粮生产,涵盖如今的其塔木镇、上河湾镇等多个区域,相当于给九台稻米盖上了“政府背书”的印章。1884年,清政府为五官屯设立皇粮碑,而在其塔木镇出土的汉白玉皇粮碑,更成为这段贡米历史的实物佐证。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品质的根基。魏滢哲补充道:“九台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核心,松花江、饮马河穿流而过,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来充足光照与昼夜温差,33.8万亩优质水田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出了好米。”
“一碗九台贡米,是三百年历史的传承,更是农业现代化的缩影。”长春市九台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李巍站在贡米产品展示区前介绍,玻璃柜里的小罐装米格外引人注目——300克的包装充氮锁鲜,正好满足三至四口之家的一餐用量。
立足当下,九台贡米已斩获多项荣誉:“中国生态贡米之都”“全国大米十佳食品产区”,今年更入选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品牌建设的背后,是全域全品全标全溯源体系的支撑。
“我们制定标准规范、强化稻种培育、上线溯源系统、拓宽营销渠道,已培育26个企业品牌和82个产品品牌。”李巍透露,目前九台贡米已在全国10个城市建立销售网络,线上也开设了官方旗舰店,让好米能够便捷抵达消费者餐桌。
产业发展的脚步还在加速。2025年3月,九台贡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国家级项目,覆盖9个乡镇街道的“一带、两心、多基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一带’是松花江流域生态农文旅融合景观带,‘两心’分别为智慧加工仓储核心与农文旅产学研核心,再搭配多个标准化原粮基地,构建起全产业链。”李巍说道。
按照规划,未来三年九台将建成智慧加工工厂、低温烘干工厂、恒温恒湿仓储体系等设施,二期还将建设精深加工工厂,把稻壳制成活性炭、碎米加工成功能性米制品、米糠提炼米糠油,实现“吃干榨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北首个稻米全产业链超级工厂,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打造东北地区绿色稻米产业标杆。”
稻香漫田野,好米谱新章。丰收季的九台沃野上,金黄稻浪随风起伏,与远处的现代化厂房相映成趣;而承载着三百年历史底蕴的九台贡米,正以“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的独特特质,续写着新的丰收故事。